时间:2022-10-04 12:42:46 | 浏览:1597
在山东省的西南部,有一个孔姓人口占1/5的县级市,它就是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东方圣城”——曲阜。“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享誉全球,是与孔子的名字紧密相连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弟子有三千人,当中贤人有七十二人,他是当时办私学的第一人,孔圣人的丰功伟绩早已被世人熟知,今天我们就聊聊关于孔夫子的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孔夫子能有这么大的学问,难道是家庭背景显赫和家教良好的结果?非也。(文丨朱七七)
《金声玉振》 摄影:六月
孔子生于春秋末期的鲁国,说到出身嘛,祖上倒是宋国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其父亲也是宋国的大夫。但到孔子这一代却是不尽如人意,甚至可以说孔子的成长经历异常贫寒。
孔子的母亲是他父亲的小妾,当时他父亲原配夫人生了九个小孩,但都是女孩。在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非常严重,所以孔子的爷爷就让他的父亲纳妾传宗接代,于是他父亲就又娶了一个,生了长子,名为孟皮,可这个孩子是个跛足,形象不好,所以一家人不满意。后来孔子父亲得知颜氏一家有三女待字闺中,于是他又请求颜氏家长将三个女儿之中的一个嫁于他,因为当时孔子父亲年纪很大了,颜氏的大女儿和二女儿都不愿意嫁给他,只有孔子的母亲颜家小妹愿意下嫁。孔子母亲当时只有二十岁,可是孔子父亲已经六十六岁了。这个“老少配”的年龄差有点大,时至今日接受起来都有难度,更何况那个时候,所以难免遭到乡邻四舍的非议,面对这样的现实,于是两人就搬到尼山上住了,不久孔子就出生了。
孔子出生时头顶凹陷异于常人。或许这也是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圣人降世非同于凡人。在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和母亲没了大树庇佑,结果被父亲的正妻赶出了家门,母亲只好带着他和孟皮回了孔子外祖父的家里。时间久了,在那个家里也是没有什么地位,备受排挤,孔子母亲不愿孔子遭受委屈,于是又带孔子出走了,来到现在的曲阜,从此过着非常清贫的日子。所以孔子从小就吃了很多的苦,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想要平平淡淡做老百姓,在十几岁的时候就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过生活本领,志向于做学问。
生活清贫的孔子没有条件上学、买书、学习音乐,但是他没有被这些难倒,书籍跟人借读,且每天跟在大人后面观察其言行。相传,在当时每当有人家出殡,他总会跟在下葬队伍后面跟人一起哭,听人吹响,也跟着人家学吹响。通过不断学习,孔子的学问日益见长,二十岁的时候就步入了仕途。三十岁时,就已经有些名气,也就是这一年结识了齐景公。后来,鲁国内乱,孔子到了齐国受到了齐景公的赏识……当然这只是孔子人生中的冰山一角,他的伟大成就、政治思想、教育理念等等,值得我们一直学习和探索下去。
上海开放大学的教授鲍鹏山总结孔子的一生说:“孔子少时,丧父丧母丧士。老时,丧子丧弟子。其人生不可不谓辗转伤感,周游列国十四年,一路上,诸侯拒之,大夫阻之,而在此等颠沛之中,一代圣人巧然生矣,每至此处,吾无不敬子之坚韧隐忍,耻自身之怠惰。”
《开城仪式》 摄影:李超
孔子的一生虽然颠沛流离,但他的影响却是深远的。今日走在曲阜古城,依然处处都有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痕迹。如果你和我一样,对孔圣人充满了膜拜之情,喜欢用心领会他的思想,那你一定要到曲阜来,到孔林、孔庙、孔府去看一看。
公元前479年,七十三岁的孔子饱受世态炎凉,溘然长逝,“有事弟子服其劳”,子贡、子路等众弟子将恩师薄葬于泗水之畔,墓而不坟。尤其是子贡,忠孝双全,尊师如父,不仅在墓旁手植楷树,以物悼人,而且结庐守陵,朝夕心丧,长达六年之久。现今孔子墓西仍存房屋三间,立有“子贡庐墓处”石碑,是对这位先贤尊师敬孔事迹的赞许。
汉以后,孔子的学说得到尊崇,政治地位显著上升,达到惊人的程度,其墓也封土高筑,墓而像坟,有了大的修缮,终于筑成高约五米,径长三十余米的“马鬣封”。与众不同的是,孔子墓立有大小两块碑,小碑在后,刻有五十代孙、衍圣公孔元措篆书“宣圣墓”;大碑在前,为明代正统年间国子监学正黄养正篆书“大成至圣文宣王墓”。
《曲阜大成殿》 摄影:六月
孔子的晚年是寂寞的,但葬后并不孤寂。孔子墓东,其子孔鲤墓与之相伴;孔子墓南,是孙子孔伋墓。圣人八代男丁单传,艰难延续孔家香火,祖孙三人生死不离,象征永世团圆,很符合孔子后人的心愿,故孔子墓有“领儿抱孙”的形容。到后来,朝廷多次拨款扩林,修建园内设施,孔林的地盘逐渐扩充,至清末,面积已达三千八百亩。以孔子墓为起点,墓群大致由西向东拓展,各代墓葬相对集中,估计十万余座,子子孙孙环绕四周,阵容庞大,“未知生,焉知死”,可见这些是孔子生前始料未及的。
除此之外,孔庙和孔府也不容错过。曲阜孔庙又称“阙里至圣庙”,以孔子故居为庙,岁时奉祀。西汉以来历代帝王不断给孔子加封谥号,孔庙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成为全国最大的孔庙。现存的建筑群绝大部分是明、清两代完成的。
而孔府基本上是明、清两代的建筑,包括厅、堂、楼、轩等463间,共九进院落,是一座典型的中国贵族门户之家,有号称“天下第一人家”的说法。这里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
孔子死后,子孙后裔世代居庙旁守庙看管孔子遗物,到北宋末期,孔氏后裔住宅已扩大到数十间,到金代,孔子后裔一直是在孔庙东边。随着孔子后世官位的升迁和爵位封赏的提高,孔府建筑不断扩大,至明、清时期达到现在规模。
如今,孔子和曲阜,这两个已经紧密相连的名词,到这里,究竟是观光?朝圣?学习?其实更多的,应该还是思考。孔子思想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脉,早就跟着那些重重庙宇,森森松柏一起,穿越了时空,直到永恒。
曲阜市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3次会议举行4月19日,市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3次会议举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险峰,副主任刘保国、刘一山、李广俊、胡士川、陈述礼出席会议。会议首先通过了本次会议的议题。会议听取审议了市人大、市政府、市法院、市检察院人事
12月23日,曲阜市领导干部会议召开。济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庆虎出席会议。宣布省委、市委关于曲阜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的决定:刘东波同志不再担任中共曲阜市委书记、常委、委员、党校校长职务;李丽同志任中共曲阜市委委员、常委、书记、党校校
#打卡美好生活#山东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誉。来源于山东曲阜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大成至圣先师”孔子故乡,这里深受儒家思想熏陶,自古便倡导“任义礼智信”曲阜的孔府,孔林,孔庙,统称为“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24日讯11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曲阜市以山东第一全国第四名的优异成绩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受到表彰。济宁曲阜市委书记刘东波代表65万曲阜人民,捧回了当今中国城市荣誉中含金量最高的奖项——“全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人民网推出“跨越70年·中国的故事”系列报道之山东篇,从山东: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当好排头兵,"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曲阜培育50余个文化产业特色村,坚定文化自信的“山东实践”这几个角度组合报道山东70年间
位置 曲阜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位居北京和上海之间,北距省会济南135千米,西南距济宁45千米。历史背景 古称“少昊之墟”,据说上古时炎帝、黄帝和少昊都曾在这里定都,商代属奋国。周武王建立周朝时,将其弟、开国功臣周公旦分封在此,称鲁公,但只由其
近日,曲阜项目的审批公示,涉及曲阜师范大学曲阜校区扩建项目、碧桂园翡翠华府二期...曲阜师范大学曲阜校区扩建项目>>>>进行批前公告我局收到曲阜师范大学关于曲阜师范大学曲阜校区扩建项目的规划许可申请,根据《中华人民
3月15日上午,在曲阜市经济开发区馨联动力(曲阜)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举行了2019年第一批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项目集中开工仪式。16个重点项目将进行集中开工,总投资额达126.97亿元,这批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将为
编者按: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0周年华诞。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全国人民锐意进取、自强不息,一路砥砺前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上,70年的岁月都留下了动人
曲阜东站是全国为数不多且山东省内唯一一个一站两场的高铁车站,随着鲁南(日兰)高速铁路日照至临沂至曲阜段的开通,大家对曲阜东站的关注也逐渐也多了起来。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获悉曲阜东站两个站场分别是京沪场和日兰场,乘坐方式有所不同。京沪